第283章 乐评辩论,赛博月老_节目组失联,荒岛直播逆转人设
笔趣阁 > 节目组失联,荒岛直播逆转人设 > 第283章 乐评辩论,赛博月老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283章 乐评辩论,赛博月老

  “这又不是厕所,怎么还分男女?”

  《华夏歌会》更是惊喜,看着点击量和弹幕数疯狂上涨,瞬间超过了以往的最高记录,而且还在不断上涨中。

  只可惜现实中的许愿池要扔一个硬币,赛博许愿池却只需要发弹幕,赚不到钱,否则这都能立个月老庙了,香火绝对少不了。

  这让他们忍不住感慨:

  “苏哲牛逼啊!真是请对他了!”

  苏哲接到歌会的感谢电话时,还觉得哭笑不得,认为只是个有趣的巧合罢了,直到系统提示——

  【正面人设:赛博月老】

  【抽取奖励:翻花绳】

  苏哲:……

  “这槽点也太多了吧?赛博月老是什么破人设?怎么涨进度?难道要在网上开婚介所?还是去《非诚勿扰》当主持人?”

  “还有翻花绳是什么破奖励?因为月老擅长牵红线,就会翻花绳吗?”

  这破奖励完全没有作用,再加上这破人设也不诱人,苏哲没有丝毫提升的动力:

  “算了,就放在系统里发霉吧,我才不想当月老。”

  虽然“赛博月老”的人设不吸引他,但名声传出去后,更多的人听到了这两首歌,无数歌迷求他快点发专辑。

  苏哲也终于放出了新专的名字《过去的CD》,和全部12首歌的歌名。

  看到歌单后,大家终于确定了——

  这12首全都是情歌!

  于是乐评人们找到了新的角度,开始批评苏哲。

  别觉得奇怪,为什么他们盯紧了苏哲?当然是为了热度啊!

  夸奖哪有热度?夸得再好,有甘蔗们夸得好听、夸得花样百出吗?

  不可能!

  所以必须批评!所谓骂一句苏哲大红大紫。

  对于乐评人来说,只有骂大热的明星,批评大热的歌曲,才能获得最大的热度。

  而且除了蹭热度外,他们也想借此获得更高的地位和钱财。

  ——因为任何做评论的,最赚钱的办法就是收保护费。

  比如米国影评人最巅峰期,说你垃圾,有可能让你损失几百上千万票房;夸你优秀,也有可能增长几百上千万票房。

  更别说某些顶尖影评人,还能影响到奖项归属,都是名利。

  所以哪怕是七大制片厂,也得给他们交保护费,不求能颠倒黑白,只求稍有些偏向就足够了。

  反倒是国内,影评人收钱办事太明显,导致没什么权威性,对票房的影响力很低。

  乐评人更别说了,和网文评论差不多,他们越看衰的歌曲反倒越火爆。

  评论人收保护费这件事,国内最好的例子是格力之虎,逮着苹果母公司一顿喷。

  虽然有些是真的,但倾向性太明显了,就想敲诈保护费,没想到对方老板是说脱口秀的……

  总之,乐评人盯上苏哲了:

  【只会写小甜歌,苏哲江郎才尽了。】

  【民谣之王堕落了!一整张专辑竟然全都是情歌。】

  【虽然没听到专辑其他歌,不知道质量,但题材单一,只写爱情,再也不是曾经关注理想,关注友情的那个苏哲了。】

  【没办法,苏哲拍爱情片赚了那么多,终于找到流量密码了。写理想、写人生多累啊!还是写爱情好,又简单,又赚钱!】

  这次乐评人被打脸打聪明了,没敢再拿质量说事,但揪着题材不放,粉丝还真不好反驳。

  甭管苏哲是怎么想的,但乐评人就说他只写爱情是堕落,是庸俗,是不思进取。

  甚至连看到苏哲就高挂免战牌,退避三舍的黄大炮都觉得找到了完美的切入时机,站出来开团:

  【有些乐迷可能不明白,为什么苏哲只写爱情,乐评人就说他不思进取。因为一直做同样的题材,很容易产生同质化,最后写出差不多的歌,不就是糊弄歌迷吗?】

  他觉得自己的评论很公正,完全没有被打脸的风险:

  短时间内写同一个题材,可不就会同质化吗?同质化了,还能都是精品吗?

  难道他还能写出12首精品情歌?

  不可能!绝对不可能!

  “他现在拿出来做宣传的3首,肯定就是主打歌了,剩下的9首,估计都很一般。”

  黄大炮心中打着小九九。

  作为专业乐评人,他当然知道,一首专辑里有这三首主打歌就很强了,不能强求每首歌都是精品。

  除了精选专辑外,以前黄金时代的歌手们,也不可能一张专辑全是精品!

  有1首王牌,再加上几首优秀的,就算顶级专辑了。

  但他就得吹毛求疵。

  所以黄大炮大胆开炮,连发几条微博声讨:

  【有粉丝说我为了报仇才骂苏哲,小瞧我了!我在为一个音乐天才的陨落而悲痛!】

  【这首专辑可能会取得更大的成功,但苏哲永远失去了我的尊重。】

  【名利和成功才是音乐人最大的陷阱!贫穷是创作者最大的天赋。】

  【苏哲已经掉入金钱的陷阱中,他现在是一个成功的老板,成功的商人,成功的制片人,但他开始逐渐褪去音乐人的身份。】

  【我大胆预言,他的演技和编剧能力也会因为金钱的腐蚀而消失。哎,又一个被金钱打败的天才创作者。】

  对此,苏哲依旧没有回应,不让他蹭热度,只照常发微博宣传:

  【明天七夕,牛郎和织女相会,你猜他们会听什么歌?】

  粉丝们纷纷回答:

  【当然是《过去的CD》!】

  【快点发售吧,我迫不及待想听《今天你要嫁给我了》!】

  【为了能在婚礼时唱这首歌,我连婚礼都推迟了,求求你快发吧。】

  除了粉丝外,还有某著名安全措施品牌杜老师,习惯性地蹭热度:

  【一年见一次,听什么歌不关键,关键是把这一盒用完。】

  苏哲:……

  首先,杜老师你没给推广费打什么广告?

  其次,听什么歌很关键!必须听《过去的CD》!

  最后,用完12枚是不是有点过分?

  岂不是——从特仑苏到矿泉水再到西瓜汁?

  评论里果然也在讨论:

  【12次是不是有点狠?】

  【很多吗?我都是十几次啊,难道你们不是吗?】

  【你要这么说的话,我只能说——对对对,太少了,我都二十次!】

  【哎呀,我男朋友就这样啊,还是好闻的水果味呢!】

  【我男朋友是古龙水味!】

  【本人栀子花味路过,和日常饮食有关。】

  【开始卷味道了?那我也是花香款——石楠花味。】

  【只有你是诚实的……】

  【好嘛,人均百万年薪,人均一八五,人均十八公分,人均半小时,人均12次,还有什么?请补充。】

  【还有人均985,人均BBA,人均大别墅……】

  【看到这些,在现实中我会羡慕得流口水;但在网上,我会说你还得继续努力。】

  苏哲见话题越扯越开,车速越来越快,立即无情地将杜老师的回复删除。

  但不知道为何,网上传出了七夕节三件套——

  鲜花,杜老师,以及《过去的CD》。

  苏哲:……

  他一点都不想和杜老师捆绑销售。

  结果,严喜玲还专门打电话问他:

  “刚才杜老师市场部联系我们,想要合作推出《过去的CD》联名款,一盒12枚,每一枚都印上一句歌词,款式分别是超薄、颗粒、螺纹……他们愿意给百万联名费,还给你销售额的百分之十!”

  杜老师不愧是最会网络营销的品牌,抓热度的能力太强了。

  但苏哲就没听说过哪个明星会代言这种产品,更别说联名了。

  他急了:

  “严姐!你疯了?”

  严喜玲哈哈大笑:

  “逗你玩呢,我立即拒绝了,告诉他们那是另外的价钱。但真的太有趣了,我从没听过这种合作。而且杜老师最会抓热点,既然它都想联名,我有一种预感——新专要爆!”

  我真见过某些女网友在网上互相攀比味道,什么水果味,花香味,牛奶味都出来了。

  对了,中间有一段英文,在起点不算字数,放心,不坑订阅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90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90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